【解说】又一位抗美援朝战争老兵李德明走入我们的镜头。在对李德明老人的采访中,他说起了1951年援朝战士们吃不上喝不上的艰苦生活,他提到了朝鲜阿妈妮,他说部队有规定不让要阿妈妮给的咸菜和苹果,可他们和朝鲜大妈们在战火中还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战争是多么的残酷,活着是多么的幸福,李德明说自己的命是捡回来的,活着很知足。
【同期声】老兵李德明:“ 听不着(李德明女儿:老家在哪里),四川省名山县解放公社。(今年多大)我多大了,91岁了,91岁了。(当兵之前干什么)农民,地主家长工。(多大当兵)20岁当兵。(你记不住你部队的番号了,那你的连长还记得吗?)连长姓名王安兴,(战友呢)战友有戴忠义、于忠文,有都是。”
【解说】李德明从美国飞机的狂轰乱炸中捡回一条命,他因此立了二等功。由于严重耳聋,李德明的女儿反复在本子上写着同一个问题,老人才回忆起立功经过。
【同期声】老兵李德明:“ 到北京开会,庆功大会。在北京开会,半个月。(咋立功,咋立的功)二等功,战士二等功,模范,一等功是英雄,二等功是模范。(修铁路立功的)修铁路,对啊修铁路。(立功咋立的)1951年,抢救汽油列车。那汽油火车运到朝鲜战场上去,用飞机打汽油打贯穿以后就爆炸了,把清川江火车站炸平,那天我们就拿着那个撬杠把那火车打开,把火车打开以后把车给推开,就战士就回去报告连长,连长带部队的人到孟中里车站,到孟中里车站就把那没有着火的汽油推开,就这样把没有着火的汽油推开,把车站都给炸平了。死里逃生啊,危险,那时也不想活着了,那天也没想走了,战争最残酷。”
【解说】战场本就是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方。美国鬼子想把志愿军战士全部消灭,血腥味充斥着整个朝鲜战场的每一个角落。
【同期声】老兵李德明:“1953年跟美国决战,上级动员说要死的不要活的。跟他们决战,美国老兵都是经过训练的,要我们是死的不要活的。战争最是残酷。(老兵李德明女儿:‘他自己都说他没想到自己能活90岁,就这样活到90岁他说他是捡来的。他那时候给我讲故事就说,他那战友清早起来来敌机了,他说他看见他的战友跑得快的就让飞机炸死了。我爹呢他就稍微穿那鞋慢一点,他就在那跟前,他就在那桥底下没炸死。他说听那炸弹过去吧,听老兵们说,真正在远的地方炸不着你,真正听不到声音才能炸你。他说就那样,他的战友有的跑得快,从桥上先下来了,人就炸死了,他呢跑得慢在那桥底下还没下来,没死成。他说他是捡来的,他一整就说他这条命是捡来的。那时候他说谁知道谁能活谁不能活啊,他说都不知道。’)”
女儿与父母(采访现场合影)
【解说】朝鲜阿妈妮,这句话李德明反复说了几次,想来,人在艰难岁月里别人对自己的丁点好,都是一种温暖,让人心有着奔头。相信今天我们唤起李德明的不是过往,一定是无法忘怀的异国亲情。
【同期声】老兵李德明:“ 问我朝鲜艰苦是不是?1951年就是饿,吃不上,吃高粱米,部队发的高粱米,拉屎都拉不出来,这是1951年。1952年就慢慢、慢慢就好了。1952年以后中国和朝鲜的部队,一个团结师,一个团结团,一个大炮团都是交给中国了,苏联人把兵权交给中国了,中国打飞机,在天空拦截比苏联打的好,打的天上是乌烟瘴气,吃不上,慢慢就好了。到了1953年,运输上去了,吃大米白面,早晨吃油条,两个菜,吃的挺好的。到1952年就好了,1951年是最艰苦了,吃不上。朝鲜东西不敢吃,那朝鲜的阿妈妮给的咸菜,好吃的不能吃,上级交代了不能吃,不能吃,一点东西都不能吃。苹果那些都不能动,不能动,我不能违反军令。那朝鲜人对志愿军特别好,我们列车走啊,他们得到政府消息后陪我们到半夜,晚上走,朝鲜人陪我们到半夜,知道我们要撤走。(老兵李德明女儿:‘我小的时候我爸就给我讲,说抗美援朝的时候修铁路那个鞋,咱们说那叫大头鞋,他说干活回来那鞋磨的都透底,完了发鞋,他说不行他就自己拿麻绳自己在那缝,没什么东西自己缝,那时候不是特别艰苦吗,刚建国的时候咱们的条件不是特别好,他说自己脚丫子都冻了,冻坏了,他四川人到朝鲜的时候是冬天,他说可冷可冷了,他说人穿着大棉裤,穿大衣,他说他都有点受不了那种感觉,他说每天干活的时候是热的,回来就是冷的。完了吃,吃不上,他说吃高粱米,他说一整那个朝鲜阿妈妮有给他们送咸菜,部队不让用,但有的时候邻居之间他能不用吗,他们也把省下的东西也送给阿妈妮她们。她们那时候,朝鲜那时候,阿妈妮她们生活也特别艰苦,他说她们也是吃不上喝不上,他们老发动战争吗也没什么吃的,他们就把省下的米面偷摸给她们。我爸那时候说,他说她们关系处的都特别好,要不他一整就说朝鲜阿妈妮腌咸菜腌的好。那时候苹果啊,冬天咱们哪有什么苹果,偷摸给他们苹果,也是说部队不让吃,那有时候非要给,可能也吃了,他们也互相送点东西。关系还是处的挺好的。’)”
【解说】抗美援朝的军旅生涯,总共有五年时间,这五年是李德明用青春和血色铸就的,他忘不了朝鲜上空狂轰乱炸的飞机酿造的一次又一次的悲剧,更忘不了朝鲜阿妈妮的好。随着转业开发北大荒的号角声,他又投入到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队伍当中,他的故事又是另外一番新的场景。
【同期声】老兵李德明:“(你呆了多长时间)1951年去的,1955年回来,来回五年。(来北大荒是哪一年)来北大荒是1956年7月份。(来北大荒干啥了)开拖拉机。(加工厂是哪年去的?)加工厂是1967年。(老兵李德明女儿:到加工厂是1967年到1970年,1971年到16连,1972年到20连开荒去了,完了一直在20连当保管员,油料保管员。1956年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以后 ,他第一批就是带领着拖拉机手进里头去上北大荒开垦荒地。往大河北那一片都是他和别人开的,拖拉机去开的。建点,开一块荒地建一个点,建一个点再到另一个荒地,后来到了20连,他就在20连定下来了,在20连开垦建设北大荒的,再也没走。刚建点的时候我爸到20连以后吧,刚建点开荒特别穷,我爹就是挺聪明的,油料、材料什么都是他,他就是一个大管家。连里缺啥,连钉子带什么东西他都管,那时候没有房子,就是那种拉泥巴,挂泥巴那叫草拉房,里头整上当保管员。完了那时候加油,咱们那时候都到场部来拉油,送一趟油他那油罐,后来我爸给他设计成坡道式的,用手工设计一个挤、挤、挤,一下子挤出来的加油的东西,一直当油料保管员,材料保管员,什么都干,干了很长时间。完了在岁数大了以后,油料和材料分开了,我爸又到检修组专门去干检修的工作。在连里头也是打水泥晒场的时候我爸给设计出车子,双推车,他又给加了个杠杆,带圆圈的长点,拉着省劲,经常就改造。那时候连里自己制肥料,就是收尿,收粪用锅炒,完了用挤出来的那种肥料,他也经常搞那个。一说什么挺聪明的,他愿意帮忙愿意设计。每年经常就是年年评先进生产者什么的都有,过去那种缸子什么玩意我们都小都给扔了,奖状其实也有,我爸这人呢不愿意要求荣誉干什么的,但是他挺勤快,干什么都挺认真的。干了那么多年,干了几十年了,退休以后才搬出来。) ”
【解说】仿佛是把心用双手捧出来示人他的满足,那憨厚的笑声让前去采访的工作人员瞬间落泪。一个从硝烟战火里捡回来一条命的军人,如今说起儿孙满堂,孙子孙女个个都是大学生的时候,他的那份知足让每一个人都会感动。生活就一个人而言,只有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才是生而不平凡的真谛。哪个人的生命过程不是故事呢,李德明老兵的故事很是值得我们品味。
【同期声】老兵李德明:“(抗美援朝给你补助是多少钱)现在给我补助一个2000,一个2500,部队一个2000,一个2500,那就是4500块钱。特别满意,啊,特别满意,现在挺好,儿孙满堂了,孙子孙女都是大学生,孙子,孙女,外甥姑娘都是大学生,四个大学生,哈哈哈哈……幸福、幸福、幸福。孙子,外甥都大学毕业,我特别满意。(我爸一直在说特别满意现在的生活 ,这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,虽然是死里逃生,但是他们现在是共产党给的,他说他现在的幸福他特别高兴,儿孙满堂,都上大学了,完了现在他们的工资也花不完,完了住着大楼,生活特别好,他就觉得特别高兴。)”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-
问配音挣钱在哪里接单 28个回答
-
问哪里可以接单兼职配音 33个回答
-
问故事配音在哪里接单 29个回答
-
问配音在哪里接单软件 29个回答
-
问配音音乐在哪里接单 29个回答
-
问新手配音在哪里接单 35个回答